我们现在说的元旦,即每年的公历1月1日,也称之为“阳历年”,始于1912年。

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后,同年阴历十一月初六日,孙中山自海外抵上海,后在与马君武等人进行的晤谈中,孙中山提到了“改正朔”的问题。

中国历史上,每当改朝换代时,会“改正朔、易服色”,甚至有观点认为,这是王者受命之后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,这种政治传统寓意王朝的合法性是“受命于天”:“故<春秋>受命所先制者,改正朔,易服色,所以应天也”(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)。夏商周改正朔见于《白虎通》引用的《尚书大传》:“夏以孟春月为正,殷以季冬月为正,周以仲冬月为正。夏以十三月为正,色尚黑,以平旦为朔。殷以十二月为正,色尚白,以鸡鸣为朔。周以十一月为正,色尚赤,以夜半为朔。”秦以建亥之月(十月)为岁首。自汉武帝采用太初历后,以后的帝王除了王莽、武则天、太平天国等改过正朔外,其他都都是只改年号不改正朔,以正月为年初、月首为朔日。

因此,孙中山提出“改正朔”,使用西方的“阳历”,《孙中山集外集》记载:

先生(孙中山)谓:从前换朝代,必改正朔,易服色;现在推倒专制政体,改建共和,与从前换朝代不同,必须学习西洋,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,改用阳历一事,即为我们革命成功后第一件最重大的改革,必须办到。

当时反对的声音居多,但最终还是通过了。1912年1月1日,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,采用阳历,并将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。其实就是让中国人都改过“阳历年”。但民间不接受,为了区别“阳历年”和传统的农历年,当时有阳历一月一日为“民国之新年”,阴历正月初一则称为“国民之新年”的说法。

墨客向前 作品

孙中山改了“元旦”,但是对于我们传统的过年,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,却是袁世凯改的。也就是说,我们传统的农历新年,在孙中山“改正朔”前,是叫元旦的。据说是始于颛顼。《晋书》记载:“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,其时正朔元旦之春。”当然“元旦”也有很多叫法。从历朝的记载来看, 先秦时期被称为“上日”、“元日”、“改岁”、“献岁”等;两汉时期叫“三朝”、“岁旦”、“正旦”、“正日”;魏晋南北朝时期称“元辰”;唐宋元明时期叫“元旦”、“元”、“岁日”、“新正”、“新元”等;清朝时期叫“元旦”或“元日”。

袁世凯在1914年把传统的农历新年、从从颛顼时期就叫的“元旦”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改名为“春节”。袁世凯还废止了“元宵节”,改元旦和废止元宵,有猜测都是谐音的缘故:yuan dan、yuan xiao。

蒋介石也曾宣布废除废除旧历和禁过旧年,最终,我们保留下来了传统夏历年,另一个万幸是汉字。